|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本版置顶

      楼主: guwanq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检与过户] 我是那么的不喜欢日系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29-11-2009 22:04:00
      28661 155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最近了解和观察到的日系车负面消息非常多,大多是质量,安全方面的,再结合长期过往对日系车的了解,实在是对其没甚么好感。一直以来,日系车只有那些平民跑车能给我一点激情,外形和内饰设计能给我一些美感,除此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好印象。不过日系车厂的日本员工都是很有凝聚力的,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但他们缺的就是好领导,那些领导的理念和哲学恰恰就是我不太喜欢的。

          在日系车厂商的眼中,盈利是最重要的事,造车的目的就仅仅在于赚更多的钱,虽然这是商人的天性,但是对于这些赚钱的方式,实在让人无言以对。全世界都知道日系车的优点:美观,精致,省油,配置丰富,性价比高。这些都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东西,在购车时往往一个点就能决定大局,所以丰田争世界第一也非不可能,本田,日产,马自达等的崛起也是相同的道理。

          关于日系车的美观和精致

          现在,谁也不得不承认,日系车的确很美观,漂亮精致。当然,这就是日本人最擅长的面子工程,消费者要看得上就必须有张漂亮脸袋,近年来日本人的设计水平的确有很大提高,从过往的借鉴到自主设计已经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日系车大多以动感,家居,流畅化设计为宗旨,在平庸中创造出一点激情。日系车厂家也能投顾客所好,喜欢什么就给您画什么,你要不说喜欢都难,说的好听是投其所好,说的难听就是“看人下菜碟”。

          但是,真正把握设计潮流的却不是日系车厂商,欧洲是全世界设计的中心,意大利有无数个优秀的设计公司,他们和德国人一起引领了设计潮流,腰线,进气口,车灯的设计趋势皆从这里而起,而日本人无非是拿去借鉴和改进而已,只是相对于呆板固执的欧洲人来说,日本人更能把握消费者的心态,说白了就是欧洲人设计车是为了发展汽车工业,引领文化潮流,让人们去接受新的美学。而日本人设计车的目的就是为了取悦消费者,取悦消费者口袋里的银两,什么引领美学潮流,推进汽车工业设计都不是考虑的重点,能把车卖出去,保证盈利就行。这就是为什么日系车的外观,内饰更受人欢迎的原因。

          关于日系车的省油

          一提到什么汽车最省油,估计8成的人会说是日系车,看看博客,逛逛论坛,说日系车省油的比比皆是。的确,日本车是比较省油,因为日本人爱国,所以在日本大多是国产车,而日本又是依靠进口的岛国,所以为了节约石油资源,日系车必须做得省油。为了达到省油的目的,日本人的脑筋是动足了,也不排除歪脑筋。

          在发动机的研制上以省油为主要目的,搭配的变速器把引擎的转速一直控制在较低点,这样做的确能省油,当然这样还不够,为了更省油,日本人又开始出点子,减轻车重是很有效的途径,关键就在于怎么减。这还用问?缩减钢板厚度,能去掉的东西都去掉,就这样,钢板活生生地被去掉了1毫米,既省了油,还降低了成本!日本人真“聪明”!而欧洲人为了减轻车重,却是想把钢板换成铝合金的,强度高了,也轻了,但成本就上去了,欧洲人怎么那么“愚蠢”?

          在消费者看来,日系车既便宜又省油,多好,而欧洲车,价格那么高,还没日系车省油,自然把橄榄枝投向了日系车。的确,消费者能占到一时的好处,省了油钱,但在关键时刻,那1毫米的钢板厚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发生安全事故时,车身钢板扭曲变形,也许那1毫米就能要了你的命。

          钢板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由密度和厚度决定,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自然厚的钢板有更大的强度。钢板强度低的车使用几年后,车身会发出异响,更有可能会发生轻微扭曲变形,包括在轻微擦碰的状况下会剧烈凹陷,而钢板强度高的车型就不会发生类似情况或好的多,而这些,往往就是由那1毫米的厚度决定的。

          关于日系车的配置和技术

          很多消费者购车时都在比较车型的豪华性配置,非常在意多一个倒车雷达,多一个显示屏,这就是日本人很看重的地方,利用本国电子产品发达的优势,在豪华性配置上绝对独领风骚,车载DVD达到多少英寸,整车带有十几个扬声器,多个显示屏,豪华电动按摩座椅,倒车摄像头,车载蓝牙……一大堆丰富的配置都在装备表中,消费者的虚荣心怎能不喜欢?

          但这些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至今我都很少听到日系车在技术上有甚么大的突破和首创,而汽车起源于欧洲,第一辆车来自欧洲,第一条流水线来自美国福特,第一辆前驱车来自法国雪铁龙,第一条充气轮胎来自邓禄普,第一条安全带来自沃尔沃,而在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到现代,又有很多新技术或是新科技在汽车上被广泛采用,而这样的新技术又是来自于欧美,如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来自德国,ESP来自德国,SFI直喷技术来自德国,随动双氙气大灯技术来自法国,汽车夜视系统来自美国,油电混合动力来自美国。新型燃料动力来自萨博,涡轮增压技术来自欧洲,目前日系车所谓的高技术和高科技无非是在这基础上的改进和演化而已。

          由此看,我从来不去羡慕日系车多几个显示屏,多几个扬声器,这些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就不能体现出整车的技术有多么先进,真正的高科技日系车能有几样?为什么修车技师都喜欢修日本车而不愿修德国车?因为两者在技术应用方面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不光如此,日系车的配件相对于成本来说也是高得吓人,利润的高昂怎能不让维修方动心?所以在造车理念上,日系车完全不能和欧美车相比,完全相反的概念和做法,我不认为日系车多卖几辆车有甚么了不起。如果企业都如同日系车的造车理念一样,世界汽车工业还能进步与发展么?

          在车内的设计和工艺上,日本人在肉眼能观察到的地方可以做得非常出色,给人的印象绝对一流,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例如车辆车身内部的焊接,车辆线束的布局以及车身接缝的处理,日系车绝对比不上欧洲车。短时间内这些劣势无法察觉,时间一久,小问题不断,这响那响,这个仪器失灵那个电路短路都会涌现。我的一个朋友开corolla,那天倒车时保险杠蹭了石头,结果整个保险杠全部脱落,走近一看,原来保险杠和车身的连接只是卡合的,没有焊接也没有铆钉,这样的设计自然能节省成本,但增加的是消费者的维修成本。所以很多时候,日系车的保值率显然不如欧系车,二手车市场的便宜货也多是日本车。

          关于日系车的安全性

          近年来,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中做得越来越好,五星比比皆是,但是在实际的表现中却大相径庭,例如程小姐的YG追尾后副气囊开了,驾驶员气囊却没开,安全带爆裂了,大梁也扭曲了……之前的“婚礼门”断两截事件,KMR高速车祸事件等等,不知何故,日系车的负面消息特别多,而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2006年最不安全的6款车和2007年最不安全的7款车,日系车也占了绝大多数的席位:

          2006年最不安全车型名单:Hyundai Elantra、 Toyota Corolla、 Nissan Sentra、Mazda6、Kia Optima、Suzuki Forenza。

          2007年最不安全车型名单:Toyota Corolla、 Mazda3、Suzuki Forenza、Chevrolet Cobalt、Ford Focus、Saturn Ion、Suzuki Aerio。

          我不想说日系车的不安全和钢板的关系,而只想谈谈日系车的安全理念问题,日系车唯一想到的是保护乘员(也没见得保护得多么好),由于在车辆构造方和设计方面的原因,撞击后车辆的损毁率显然要比欧洲车高,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舱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也能通过碰撞测试;而欧洲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我很反感说日系车宣传自己有多少多少个气囊,本身的安全理念就有问题,气囊多有甚么了不起,也许还有几个不能打开的,拿做备用?车身钢板强度低,车身变形了就算100个气囊又有什么用!死的照死,伤的照伤。在VOLVO,奔驰等厂商不断研究出新安全技术的今天,我并没有看到日系车厂有多大作为。

          关于日系车的价格和质量

      奇怪的是日本车的价格能和欧美车卖一样的价格也有人买,才是真正的奇怪,要知道在美国都是没钱人开日本车的,就算是丰田LS这级别的车也是有钱人中的穷人开的车,要知道在中东开丰田越野的都是恐怖份子,因为便宜所以拿来当炸弹。你有见过开X5去枪林弹雨的吗? ”

          而日系车控制成本的能力也是相当了得的,B级国产车单车4万元的利润记录也是由丰田创造的,丰厚的利润只是日本人的唯一目的,能卖出车就行,能哄好消费者就OK,其他的都可以省略。我就是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依然对日系车情有独钟,从我了解到的方面看,大多购买日本车的都是不太懂车的朋友,或是只看表面的,所以我对日系车的态度是:“不崇尚,不推荐,不赞美”。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沙发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29-11-2009 23:41:15
      就你丫脑子正常的不得鸟 7# hzjoj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0-11-2009 19:23:58
      我只能说,你开着日本移动棺材,是你的不幸,关别人屌事?(这儿提醒你,是屌,不是叼,没文化容易遭别人瞧不起) 12# pangpang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毯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0-11-2009 19:44:18
      的确,谈论车真是件很有意思的话题。
      这里我有一点比较不同意你所说的,当然我不是反驳你,而是交换意见。
      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的开车司机,都知道车不是用来撞的,既然人人都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但为何还是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问题就在这里了,不是说你不去撞就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了。往往不是你撞人家,而是人家撞你!到那时,就不是日不日本车的问题了,而是性命攸关的时刻,也就不是几个钱可以挽回的。 10# 渺沙-月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0-11-2009 20:15:43
      本帖最后由 guwanqi 于 2009-11-30 21:33 编辑

      谁tm够你牛B?你还有摩托车呢!
      从这哥们的豪迈留言中,我可以简单的推断得出,这哥们经常开着日本车和欧洲车出去乱撞!而且撞得非airbags猛烈弹出不罢休!
      人家都是用假人做碰撞测试,而这哥们却以身作则,我为这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得“内牛满面”!
      Again,你真牛B!纯爷们!我无限敬仰膜拜中! 16# MichaelCh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0-11-2009 21:33:07
      这位哥们,别以为有了full就自认比肩舒马赫了,full license满大街都是,70岁老太也有!你神气啥? 24# MichaelCh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2-12-2009 22:43:31
      冒個泡,懂開車的確實是多,但真正懂車的人占其中的多少呢?我看十分之一已經有多了 44# ddnn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12-2009 21:48:44
      本帖最后由 guwanqi 于 2009-12-3 22:50 编辑

      你餐餐吃你媽拉的隔夜大便!鑒定完畢! 55# sljf6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12-2009 21:55:5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guwanqi 发表于 3-12-2009 22:14:18
      沒說本文是我寫的。
      沒有當成圣經,只是覺得有道理。難道我們要抵制有道理的東西么?
      有沒有道理,就見仁見智了。
      這位童鞋,每個人都有一個過程。 61# mattx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